台灣主祀雷神的廟宇不算多,迄今僅記錄到中和霹靂宮、埔里天雷宮。位於彰化縣溪湖鎮的震福宮,主祀雷神大帝,據廟內沿革史記載,源自清光緒廿四年(西元1898年,時台灣已為日治時期,明治卅一年),時有洪水氾濫,漂來雷神大帝神尊,由楊代拾回至大突里供奉。
後楊代成為雷神大帝乩身,履顯神威。日治大正七年(西元1918年)楊代遷居至竹頭仔庄並另塑金身,神威靈感、造福鄉里。再經時日,楊代之子楊博將原神尊迎至竹頭仔自宅。
「雷神大帝」來到竹頭仔庄後每年便以「爐主」形式輪祀,因庄民拜祀不便,便由擔任二屆爐主的東察里鎮民代表巫釧榮發起建廟,召集庄民討論;再由庄民楊科獻地,鎮民代表楊鴻源與縣議員黃瑞珠夫婦向縣府申請經費補助。後成立委員會,聘地理師陳文魁堪輿分金,命名「震福宮」,以「震」表雷神大帝,以「福」喻意福德正神。民國九十三年(西元2004年)動土,並新雕二尺二寸雷神大帝為鎮殿神尊,新廟落成於同年農曆九月廿二。
震福宮為二進廟殿,三川殿前伸,廟脊上彩飾交趾陶。宮內廟殿四方,內設大型神座,前有供桌。
龍門內牆面嵌沿革史。
金香處上懸供奉神尊聖號及「雷神金斧」請供辦法。
供桌上奉雷神大帝神尊。
此尊雷神大帝為黑面、喙嘴、右手執斧、左手執針。
殿內神龕供奉雷神大帝、觀音菩薩、太子元帥等神明。
鎮殿雷神大帝。
鎮殿雷神大帝,右手執斧、左手執釘。
鎮殿雷神大帝左右各有小尊雷神。據沿革史內容,一尊為原楊宅所奉,老神尊則可由庄民喜慶時請回家中作客。此尊為龍側雷神大帝。
此尊為虎側雷神大帝。
神龕中安奉雷神金斧,提供結緣請供,可鎮宅、賜福。
神龕中立一雷擊木,底座上刻「雷公柴」。雷擊木相傳具有強大辟邪靈力。
供桌下祀虎爺將軍。
震福宮旁為福德祠。
福德祠前有拜亭、石面供桌。福德祠上落款為戊辰年,應為民國七十七年(西元1988年),早於震福宮。
福德祠內供奉竹頭仔福德正神。
震福宮腹地寬廣,前後皆有水泥鋪地廣場。一旁圍牆展現台灣磚造工藝。
震福宮後方廣場可瞭望農田景觀,老榕也生意盎然。
Info:
地址:彰化縣溪湖鎮河東里竹頭仔路500巷60號
電話:(04)885-657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