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台灣媽祖廟 (3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01慈惠宮.jpg

《通霄文史專輯》(苗栗縣文化局,2002)記載,慈惠宮創建於清道光十七年(西元1837年)。創建源自清道光年間,有新竹縣主蒞通霄視察,見通霄港內外商船舟立,自汕頭、廈門、澎湖、滬尾、鹿港的商船在此裝卸貨物,又見通霄溪流域河道狹窄,又常因山洪導致河口淤塞,雖有心整治但也無計可施。又見周圍群山有一虎嶼獨秀,形似旗幟,右方有靈龜拜旗,前後局內有垂簾立案,遙望山峰,如能建廟定能福蔭地方。

文章標籤

台灣多奇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1昭應宮.jpg

據〈台灣宗教文化資產〉網頁資訊,昭應宮應建立於清嘉慶十三年(西元1808年),由當時廳治南街(今新民里)居民集資興建。主祀天后媽祖,所以也稱「媽祖宮」,是宜蘭最早興建的媽祖廟之一。

文章標籤

台灣多奇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1天后宮.jpg

和平島舊稱社寮島、大雞籠嶼,早在西班牙人佔據時即建有伯利安街,後因舟楫停靠,有福州船藝技師聚集,又有福州街的名稱。洪連成《基隆之開發與寺廟的創建》中描述,天后宮建立應早於慶安宮。

文章標籤

台灣多奇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1大安聖母宮.jpg

大安聖母宮源起於日治時期大安庄龍安埤村民塑媽祖金身敬拜,今稱「老祖媽」並於農曆正月後前往全台各廟參拜,農曆三月舉辦法會及大安庄遶境,為龍安埤地方盛事。

文章標籤

台灣多奇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01拱天宮.jpg

「白沙屯媽祖」的信仰早於「拱天宮」建廟之前,官網記載約始於清乾隆年間,原為爐主輪祀。清咸豐晚年因香火日盛而有建廟之議,於清同治二年(1863)建成土埆厝小廟。日治昭和五年(西元1930)因年久傾頹,改以磚石修建,昭和十年(西元1935)中部大地震,前殿受損而有修建。民國六十三年(西元1974)成立管委會,逐步擴建、修繕,民國七十八年(西元1989)奠定今日巍峨廟貌。

文章標籤

台灣多奇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1順天宮.jpg

土庫順天宮始創約於清順治年間,初為土埆厝小廟。清朝道光年間,有七房林喜捨廟地一所,許際昌、怡德號、德茂號、林洽源、陳世澎、許光地等集資大銀七千零八十五元,清道光十四年(西元1834)興建前殿,正殿旁留有清咸豐二年(西元1852年)興建碑記,上刻清道光十四年興建。清道光廿年(西元1840)建後殿,供奉觀世音菩薩。清初土庫俗稱「塗褲」,故有「土庫媽」與「塗褲媽」之稱。

文章標籤

台灣多奇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1順天宮.jpg

據順天宮廟內壁上沿革石刻記載,順天宮源起於清乾隆年間,由北港朝天宮、新港奉天宮分靈祀奉。期間有多次遷建,但均無留下記錄。迄民國五十一年(西元1962)歲次壬寅春季,組成重建籌備委員會,因感念媽祖聖恩,鄉民熱烈響應;廟地一甲三分餘,為陳氏先祖陳蔡隆田所獻,重建工程順利,未滿一年即完工。

文章標籤

台灣多奇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1-1慈鳳宮.jpg - 屏東慈鳳宮

台灣多奇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01天聖宮.jpg

水里天聖宮源起於民國四十一年(西元1952)八月,林量自故鄉雲林麥寮拱範宮恭請媽祖至集集大山地區,祈求保佑平安、發展順利。民國四十七年(西元1958)林量遷居水里,「五媽」留在大山;民國五十二年(西元1963)水里日益繁榮但無媽祖廟,林量便趁「五媽」及太子爺回麥寮進香的機會,行至水里供信眾敬拜,並自拱範宮迎請四媽至水里。民國六十四年至六十八年(西元1975-1979)成立興建委員會,民國七〇年(西元1981)開工,由縣府出資興建一樓為集會所,信眾募資興建二樓為天聖宮。

文章標籤

台灣多奇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1嘉邑朝天宮.jpg

因入住蘭桂坊花園酒店,而有機會一早參訪嘉義市朝天宮。據傳源起於清康熙十六年(西元1677),有泉州府(又稱溫陵)晉江縣移民,自泉州天后宮恭請天上聖母金身渡海來台,後於諸羅縣治(今嘉義市)西門內街建廟。據大殿留存的兩座清嘉慶九年(西元1804)、嘉慶十一年(西元1806)碑記內容,天后宮應建於清乾隆年間,又《續修台灣府志》〈卷七〉「天后宮:一在縣治西門;乾隆二十五年泉州民募建。」推論天后宮約建於清乾隆廿五年(西元1760),僧歧衍任住持至清乾隆四十八年(西元1783)辭世,由僧妙琛接任。

文章標籤

台灣多奇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1開臺興安宮.jpg

據「開台鹿港興安宮(興化宮)」粉絲專頁及《國家文化資產網》資料,鹿港興安宮創建於清康熙廿三年(西元1684),由福建興化府周、蘇兩姓族人,感念媽祖庇佑平安渡海、祈族人興茂安寧,於是將清順治年間自湄洲天妃廟恭請之媽祖分身,正式立廟崇祀。清朝時期文獻記載為「興寧宮」,原義為祈求媽祖保佑興化人在此永遠安寧。

文章標籤

台灣多奇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1濟德宮.jpg

汐止濟德宮,又稱汐止媽祖廟,始建於清嘉慶年間,由地方望族陳金蘭獻地而建,舊址於今廟前康樂台。日治時期日人強佔廟地,被迫搬遷至秀峰山腳。二次戰後民國卅五年(西元1946)重建。2017年電視劇「通靈少女」獲得金鐘獎迷你劇集及迷你劇集女配角獎,濟德宮也成為著名觀光景點。

文章標籤

台灣多奇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1台東天后宮.jpg

轉摘自台東天后宮沿革:清光緒十四年(西元1888)六月,埤南廳駐水尾(瑞穗)撫墾局委員雷福海,因苛徵田畝清丈費及侮辱民婦,引發大庄(富里)農民糾結平埔、卑南等原住民族數千人武裝抗爭。擊破水尾營後南下焚燬埤南廳署,圍攻張兆連統領的鎮海後軍中營,當時營內僅有一百卅餘名官兵駐守,且水源被切斷,張兆連遂派兵掘井,雖深達九仞卻無泉水,乃焚香祝禱聖母庇佑,不久就湧出泉水。後亂民四處縱火,火勢瘋狂猛烈,張兆連再祝禱聖母,風向急轉;後援兵趕到,弭平亂事。

文章標籤

台灣多奇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1山邊媽祖宮.jpg

山邊媽為苗栗縣後龍山邊庄居民共同崇祀的天上聖母,源起年代缺乏文史記載、難以考究。據白沙屯媽祖婆網站內容,白沙屯媽往朝天宮進香始於建廟之前,地方耆老指出,清末至1970年代管理委員會成立前,白沙屯媽祖神轎在出庄前由山邊庄信眾抬轎,出庄後再香燈腳接手,但原因也難以考究。

文章標籤

台灣多奇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1溪北六興宮.jpg

據六興宮官網記載,已任水師提督的王得祿為了感念媽祖庇佑,自湄州祖廟迎請三尊媽祖神像來台,並創建新港奉天宮,奉大媽鎮殿;二媽安奉北港朝天宮;三媽則供奉於溪北的自家公館。清道光六年(西元1826)王得祿協助剿滅匪犯,深感冥冥中有三媽護佑,於是在府宅右側創建「六興宮」。時值清道光六年(西元1826),也取意六境合興、六穀興農、六畜興旺!

文章標籤

台灣多奇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1斗南順安宮.jpg

據斗南順安宮沿革記載(http://www.5972541.url.tw/about.html)順安宮創建於清乾隆元年(西元1736),地點在今斗南鎮西歧里之菜瓜寮,自湄州天后宮迎請「聖二媽」供奉;另日治時期《台南州祠廟名鑑》記載為清康熙年間。清同治元年(西元1861)由鄉賢「曾大老」聯合轄境53庄信眾,遷建至今斗南鎮順安街、中正路口西北。

文章標籤

台灣多奇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1福海宮.jpg - 彰化王功福海宮

台灣多奇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1拱蘭宮.jpg

拱蘭宮原位於宜蘭外海的龜山島上,廟名意為「拱護蘭陽」。據〈全國寺院宮廟基本資料調查〉記載,為清光緒十一年(西元1885)左右,由黃吳阿柑從福建興化請來媽祖香火,供奉於自宅。此應為龜山島媽祖信仰之始,但未有媽祖廟。民間記載拱蘭宮建廟為清咸豐四年(西元1854)或清光緒十七年間(西元1891),供奉迎自唐山的太子爺,最早為太子爺廟。後有島民拾獲海上漂來船上的媽祖神像,迎入太子爺廟中供奉。因島民多以海為生,且媽祖神階高於太子爺,於是改尊媽祖為主神。後陸續有島民拾獲媽祖等神像,廟中神明日多;龜山島也傳說曾有「放符仔」事件,王天君平息禍事,也成為島民信仰神祇。

文章標籤

台灣多奇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1廣福宮.jpg - 雲林西螺廣福宮

據西螺廣福宮沿革碑記載,廣福宮源自於清初順治元年(西元1644),因為閩粵先民捐金合建,故名「廣福宮」。而《雲林采訪冊》記載則為清乾隆廿五年(西元1760)由地方紳董捐建,清嘉慶十七年(西元1812) 福建省延建汀紹道李華封倡議改建,為二進式廟宇。

台灣多奇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1中港龍鳳宮.jpg

據中港龍鳳宮廟門外左「中港龍鳳宮增建記」記載,龍鳳宮源自清道光初年,有閩南西河人士渡台,隨奉聖母神像三尊,因遇風暴登陸本地(中港)暫住,結識連什一,相認為同鄉。不久此人離去。連什一虔誠供奉,並於現址搭建小廟,名「同功廟」。清道光十一年(西元1831)連什一返閩攜眷回台,中途又遇風暴,幸得聖母顯聖庇佑,轉危為安。連什一感念媽祖神恩,與謝掌田奉請聖母神像回湄洲進香。回程前依聖母聖筊指示,迎奉開閩聖王及太保元帥神像回台。

文章標籤

台灣多奇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