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六興宮官網記載,已任水師提督的王得祿為了感念媽祖庇佑,自湄州祖廟迎請三尊媽祖神像來台,並創建新港奉天宮,奉大媽鎮殿;二媽安奉北港朝天宮;三媽則供奉於溪北的自家公館。清道光六年(西元1826年)王得祿協助剿滅匪犯,深感冥冥中有三媽護佑,於是在府宅右側創建「六興宮」。時值清道光六年(西元1826年),也取意六境合興、六穀興農、六畜興旺!
日治明治卅七年(西元1904年)及明治卅九年(西元1906年)本區發生兩次大地震,三大媽祖廟無一倖免!幸得王得祿九房長孫王順記與仕紳江濟振、李烏沙、李匏等出資,禮聘名匠陳應彬約於日治大正三年(西元1914年)重建,正殿屋頂的蜘蛛結網八卦藻井即為大師傑作。
中門上廟匾為清道光己亥年(十九年,西元1839年)所立。
中門前石獅為王得祿後代敬獻。
三川殿前的木雕窗櫺雕工細緻。
三川殿前的交趾陶也保存良好。
三川殿兩側上方留有壁畫,木結構、雕刻也十分精彩。
中門以金龍雕刻裝飾,象徵六興宮崇高地位。
三川殿上的彩獅木雕,俏皮可愛。
三川殿內為中庭(天井)。
正殿前御路應為重建留下的古物。
正殿前擺設供桌,往上可看見陳應彬大師的藻井作品。
正殿主祀正黑面三媽。
正殿主龕前左右分立千里眼、順風耳將軍。
主龕上方「水德增光」匾為清道光己亥年(十九年,西元1839年)閩浙提督王得祿所獻。
正殿左龕祀玄天上帝。
左龕上方「威靈護我」為王國棿所獻。
正殿右龕祀福德正神。
清道光十四年(西元1834年)王得祿感念媽祖庇佑掃平盜賊,獻匾「靈保蒼生」。
正殿供桌下方祀虎爺將軍。
左側迴廊設六十星君太歲殿。
太歲殿祀斗姥元君、值年太歲及六十太歲星君。
左偏殿祀觀世音菩薩。
泥塑觀世音菩薩聖像。
右偏殿主祀關聖帝君。
泥塑關聖帝君聖像。
關聖帝君神像旁有神櫥珍藏關帝官袍。
關帝殿陪祀的赤兔馬與馬使爺。
關帝殿一側供奉歷代功德主祿位。
Info:
地址:嘉義縣新港鄉溪北村65號
電話:(05)377-1680、377-104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