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雲林縣西螺鎮大新里清朝時期舊稱「大茄冬」、「新宅」,地方主要廟宇有承天宮(主祀玄天上帝)、新撤宮(主祀天上聖母)及福德宮。
大新福德宮為一小祠,也查不到相關文史資料。但廟前有一石碑,已受風雨而斑駁難辨,但左側隱約可見「隆」的右半側,推測應為清乾隆年間所立。以此查詢文史,發現此碑為地方發展的重要文物「鴨母碑」。《西螺演義》(程見勝;p:48)記載,此碑立於清乾隆四〇年(西元1775年)。碑文記載當時養鴨人家與農家的訴訟,因當時外庄的養鴨人家常趕鴨到大新的農田覓食,踩踏而損壞農作;而養鴨人家認為鴨糞是農田絕佳的肥料。最後官方判定農家勝訴,並立碑說明日後如果養鴨人家破壞了農田,就必須酬戲謝罪。
相較於「鴨母碑」,大溪新福德宮的廟體形似新建,神龕內所供奉的福德正神也是新塑。
神龕中央供奉福德正神,配祀福德夫人。
左右配祀文、武判官,並不常見。
地點:承天宮 雲林縣西螺鎮大新163-1號旁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