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西螺廣福宮沿革碑記載,廣福宮源自於清初順治元年(西元1644年),因為閩粵先民捐金合建,故名「廣福宮」。而《雲林采訪冊》記載則為清乾隆廿五年(西元1760年)由地方紳董捐建,清嘉慶十七年(西元1812年) 福建省延建汀紹道李華封倡議改建,為二進式廟宇。
清同治十年(西元1871年)廣福宮因地震損毀,五品銜欽加陞銜布政司理問廖振元擔任主持修建,整建前後殿,也增建左右廂房,清同治十三年(西元1874)完成。日治時期昭和十一年(西元1936年)再次整修,歷時三年完成,為正面五開間、三進三殿及左右廂房的規格。
五品銜欽加陞銜布政司理問廖振元於清同治十三年(西元1874年)重建所留的「重興牌記」,目前嵌於後殿三樓觀音殿虎門外。
廣福宮正面兩側鐘鼓樓飛簷上裝飾千里眼、順風耳將軍。
廣福宮的石雕也出自名匠之手,廟門前石雕、龍虎堵及石獅均為日治昭和十一至十三年(西元1936-1938年)由蔣馨女婿張金山監造。
廣福宮的前殿(三川殿)、中殿及內殿的木作十分細緻、華麗,出自泉州安溪王益順子侄輩王伙艾、王錦等人之手。
廣福宮也留下不少珍貴獻匾。三川殿懸清同治十三年(西元1874年)街庄所獻「英靈保赤」、欽加陞銜布政司理問廖振元所獻「寰海飲德」匾。
三川殿與正殿間有天井,兩側為簷頂護廊。
御路內為拜殿與內殿。
拜殿上方有昭和戊寅年(昭和十三年,西元1938年)所獻「盛德在水」匾、清嘉慶十七年(西元1812年)福建延建汀紹道李華封獻「恩流澤國」匾。
正殿單龕、前設神桌,龕內祀鎮殿嗎、鎮殿二媽、官請湄洲媽;神桌供奉(由左至右):金面、背劍、右手劍指、左手法指的「百二庄媽」、開基廣福媽、廣福媽、「福境媽」。
各尊媽祖各有神韻、法相莊嚴。
「官請湄洲媽」是清同治十年雲嘉大地震後,由廖振元自湄洲祖廟迎奉來台,是少數由官員迎請來台的媽祖,所以也特別珍貴。
主龕上方昭和戊寅年(昭和十三年,西元1938年)所獻「海國蒙庥」匾。
正殿主龕前神桌上石香爐落款為辛未年,推測為清乾隆十六年(西元1751年)。
主龕神桌前石香爐為清光緒元年(西元1985年)廖振元等所獻。
正殿主龕右前、順風耳將軍前安奉虎爺將軍。
正殿左右分立千里眼、順風耳將軍。
正殿左右穿廊牆面的浮雕彩繪及上方的交趾陶,均為針貴的廟宇工藝,高雅而脫俗。
正殿兩側穿廊通往後殿。
正殿背面、後殿照壁上嵌龍堵。
後殿主殿為財神殿,主祀天官武財神。
財神殿設主殿一座,左右分祀五文昌、月老星君。
以武財神為鎮殿主神源自後殿擴建之時,亟思鎮殿主神,後有武財神託夢顯像,於是往四川羅浮洞找尋,於洞中見趙元帥乃夢中形象,於是依像雕刻金尊,供奉於後殿,同祀五路財神。
財神殿五路財神。
財神殿左神桌祀五文昌。
後殿右偏殿祀註生娘娘。
後殿左側、穿廊底設太歲殿。
太歲殿祀斗姥元君、六十太歲星君。
後殿三樓為觀音殿。
觀音殿主祀觀世音菩薩。
觀音殿兩側牆面供奉十八羅漢,左殿祀文殊師利菩薩。
觀音殿右殿祀普賢菩薩。
後殿三樓左偏殿設斗燈廳,奉斗姥元君、南斗、北斗星君。
後殿三樓右偏殿設斗燈廳,奉斗姥元君、南斗、北斗星君。
循著虎測樓梯下行至二樓,虎測廊廳設有開山殿,安奉開山祖師及歷代先賢牌位。
從二樓護廊可以俯瞰正殿與前殿的簷頂、廟脊裝飾,繁複而華麗。
Info:
地址:雲林縣西螺鎮新街路32號
電話:(05)586-3483
網站:http://shiluo.ezsale.tw/index.asp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