棲霞寺(棲霞古寺)位於南京市東北的棲霞山中峰西麓,是中國四大名刹之一,也是江南佛教「三論宗」的發源地。台灣佛光山創辦人星雲大師即於棲霞寺披度,重返棲霞寺時留下「棲霞秋色」石刻。
棲霞寺源自於南朝儒學大師明僧紹,避不任仕隱居攝山(棲霞山),築棲霞精舍。南齊永明二年(西元484年)明僧紹子明仲璋捨宅為寺,南齊永明七年(489年),法度禪師創棲霞寺,並與明僧紹子明元琳雕無量壽佛與觀音、勢至菩薩像,法度傳弟子僧朗,於此大弘三論教義,被尊為江南三論宗初祖。再傳僧詮,大興三論之學。
隋文帝仁壽二年(西元602年)令天下八十三州造舍利塔,立舍利塔詔以蔣州棲霞寺為首。歷經隋、唐擴建,規模壯麗宏大,與山東長清的靈岩寺、湖北荊山的玉泉寺,浙江天臺的國清寺,並稱唐代四大叢林。唐會昌五年(西元845年),因武宗廢佛遭毀,唐宣宗大中五年(西元851年)重建,改名妙因寺。
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(西元980年)改名普雲寺,宋真宗景德寺年(西元1007年)改名棲霞禪寺,宋哲宗元祐八年(西元1093年)改名嚴因崇報禪院、景德棲霞寺或稱虎穴寺。後金兵攻陷南京,棲霞寺毀,直至明洪武廿五年(西元1392年)得皇室之力重建,賜額「棲霞寺」。入山門,有一勒石,「棲霞」二字為唐高宗李治所題。
棲霞寺前有「明鏡湖」,湖中有亭,原有彩虹狀曲橋相連,有「彩虹明鏡」之名。續行,有鐘鼓樓。
來到寺門天王殿前也有水池映景盛趣。
過水池至寺門前有銅鑄巨型香爐一座,此座香爐上有清乾隆皇帝御筆「棲霞古寺」。
清代棲霞寺多有增修,清高宗乾隆皇帝五下江南,皆駐蹕棲霞寺,官員在此建行宮,亭台樓閣多有高宗賜名。清咸豐五年(西元1855年)毀於太平天國戰亂,直至民國九年(西元1920年)禮請金山江天寺分燈,推臨濟宗第四十四世、金山分宗第十三世宗仰大師為住持,國父孫中山亦捐資修建。
寺前有亭,立「棲霞寺碑」,落款為陳禎明二年(西元588年)初刻,宋康定元年(北宋仁宗年號,西元1040年)重鐫,公元2013年復立。
寺門橫額「棲霞古寺」。
殿前左右立有兩座銅鑄巨象,象馱寶瓶、鼻捲如意。
寺門內為天王殿,左右分立四大天王。
天王殿依例朝內站立韋馱護法菩薩,雙手合掌平舉,意為接受掛單之意。
過天王殿,一旁為客堂,目前正在舉行地藏水陸法會。
正殿為毘廬寶殿,建築雄偉,工藝雕刻也十分精緻。
毘廬寶殿內中央供奉毘廬遮那佛。
毘廬寶殿內古老佛龕中供奉釋迦牟尼聖像。
殿前因應法會,布置齋天壇場。
毘廬寶殿佛龕背面有大面石刻,中立觀世音菩薩聖像。
過毘廬寶殿後方有方丈室、地藏殿。
地藏殿內供奉大願地藏王菩薩。
寺後右側有舍利塔,為隋文帝詔建。塔身八角、五級,高15公尺。
第一層塔身雕有前後門板、文殊、普賢菩薩及四大天王。信眾可在此遶塔,得念佛功德。
舍利塔後方有寶貴的千佛崖石窟,為南朝時期開鑿,內有500多座佛像,為佛教藝術的珍寶。
千佛崖石窟旁有三聖殿,也稱大佛閣,為南齊時期鑿建,供奉西方三聖,無量壽佛、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。
三聖殿內的阿彌陀佛(無量壽佛)坐姿、高10.8公尺。
來到一旁的彌勒殿,上懸彌勒勝境布條。
自在坐姿的彌勒菩薩。
棲霞寺後方也有賞景的登山步道。
一處造景庭園,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在此留下墨寶「棲霞秋色」勒石紀念。
棲霞寺自南北朝時期迄今已逾1500年,其間高僧輩出,近代有宗仰上人、若舜上人、明常法師、茗山法師、真慈法師等,而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亦於棲霞寺披度,並在棲霞寺律學院修習佛學。
Info:
棲霞寺地址:中國江蘇省南京市棲霞街84號
電話:025-85766328/025-68038823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