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天壇天公廟沿革揭示、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登錄資料(https://nchdb.boch.gov.tw/assets/overview/monument/19851127000047),天壇所在傳說為明鄭來台後祭告天地之所。並建上帝廟、北極殿,以此安邦永固。每年玉皇上帝聖誕,皆以天公埕為祈福祝禱之所。可能因為已有大上帝廟,所以以聖爐為壇,輪值供奉。
清道光年間為集中奉祀,暫借埕東吳姓民宅前堂安奉。直到清咸豐四年(西元1854年),吳姓後代欲出售宅院,才由官民集資買下,同年建廟、歷時半年完工。
民國七十二年(西元1983年)公告為第三級古蹟,改稱「台灣首廟天壇」;民國七十四年(西元1985年)改列直轄市市定古蹟。民國九十二年(西元2003年)、九十五年(西元2006年)進行修護。
三川殿上方「洪鈞鼓鑄」獻匾為清同治三年(西元1864年)福建臺灣水師副將葉晞暘題贈。
清咸豐五年(西元1855年)及清咸豐八年(西元1858年)捐建碑。
正殿前龍柱上刻咸豐辛酉年(咸豐十一年,西元1861年)。
正殿前「一」字匾被譽為府城三大名匾,年代並未落款,傳說建廟時期即已存在。
天壇天公廟正殿設置玉皇上帝神龕,華麗而莊重,中央安奉「玉皇上帝聖位」。因「天」無具體形象,故以聖位代之。
後殿共設五座神龕,為道士為信眾消災解厄之所。
後殿主龕祀三清道祖、三官大帝、斗姥元君。左龕祀南斗星君、右龕祀北斗星君。
左牆面神龕祀東斗星君、張天師、普化天尊,右牆面神龕祀西斗星君、太乙真人、天醫真人、司命灶君。
司命灶君(司命真君)聖像。
天壇左側武聖殿為民國六十六年(西元1977年)增建,前殿祀文衡帝君、張仙大帝、王靈天君。
武聖殿後殿共設三座神龕,主龕祀五文昌帝君,左龕祀岳武穆王、天上聖母、註生娘娘、月老星君,右龕祀延平郡王、福德正神。
Info:
地址:台南市忠義路二段84巷16號
電話:(06)222-798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