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2011年仁和宮所立的修建碑記記述,仁和宮源起於三百多年前,時有漳浦陳氏二兄弟,在渡海來台拓墾前先至漳浦威惠廟(亦稱西廟)虔誠奉請開漳聖王三王公隨行庇佑。平安自滬尾上岸,便在此發展,並安奉開漳聖王於家中。清康熙十二年(西元1673年)某夜,三王公託夢欲遷往他處,兄弟二人便沿大漢溪溯源而上,每遇渡頭,就擲筊請示。直到大溪栗仔園時,三王公允筊、登岸。再上行至埔頂,三王公示意駐蹕此地。陳氏兄弟便邀集在地信眾集資建廟,稱「栗仔園埔頂三王公廟」。(開漳聖王簡介請參閱 https://blog.xuite.net/next.media/wretch/175131178)
清康熙廿六年(西元1687年)改建為土牆、木樑、茅頂廟宇;清康熙五○年(西元1711年)擴建為前、後殿,兩側有護廡的陶瓦廟殿。清乾隆四○年(西元1775年)進行大規模修建,官方記載此為仁和宮之始。後於清咸豐五年(西元1855年)、日治昭和二年(西元1927年)均有重修記錄,並正名為「仁和宮」。
民國六○年(西元1971年)兩側廂房改建為鋼筋水泥建築,民國八十八年(西元1999年)適逢九二一大地震,仁和宮雖未遭重大損壞,但正殿年久失修,也有漏水之虞,於是倡議修建,並將正殿金頂提高六尺,更顯肅穆莊嚴。民國九十八年(西元2009年)再次修建,歷時二年完成。雖多次經過整建,但仁和宮仍盡力保存舊有樣貌,在石雕、木雕、彩繪及工藝上均十分考究,為藝術成分極高的廟殿。
三川殿上方雙龍搶珠剪粘非常生動。
三川殿上方飛簷的鰲龍細緻而華麗。
兩側護廡門上方的福祿壽三仙。
中門兩側石獅應有百年歷史。
三川門前簷下的員光木雕與麒麟生動又鮮豔。
龍虎門旁的壁堵石雕也很細緻。
從中門往內視線可穿透天井拜庭、正殿。
三川殿的樑柱裝飾也很華麗,值得觀賞。
三川殿龍、鳳的雀替雕刻立體又生動。
三川殿的花鳥員光雕刻,搭配彩繪與彩獅十分好看。
三川殿也可欣賞門神彩繪,畫工細緻、非常莊嚴。
三川殿後為天井拜庭。
拜庭兩側的穿廊樑上有交趾陶的裝飾。
正殿前的拜庭上安置主爐。
從拜庭可以仰望正殿上方的簷脊裝飾。
主爐前方的御路。
正殿共設三神龕。
正殿前的龍柱也是歷史文物,保存程度相當好。
正殿上方的獻匾,落款為丁酉年。
正殿主龕主祀開漳聖王,神龕中也同祀中壇元帥、伽藍爺、福德正神等。
正殿左龕祀釋迦如來、觀音佛祖、關聖帝君。
正殿右龕祀天上聖母。
左偏殿為太歲星君殿,祀斗姥元君及六十太歲星君。
右偏殿祀文昌帝君、註生娘娘及財神爺。
後殿二樓為天公殿。
天公殿設三神龕。
天公殿主龕祀玉皇大帝。
天公殿左龕祀三官大帝。
天公殿右龕祀福、祿、壽星君。
天公殿兩側為信眾祈福斗燈。
到仁和宮拜拜祈福,除了燒香、金紙外,也可以米代金,帶回祈福米保平安。
Info:
地址:桃園市大溪區埔頂街19號
電話:(03)380-2836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