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東和禪寺.jpg

東和禪寺建立於日治時期明治四十三年(西元1910)。日治大正三年(民國三年,西元1914)由台籍佈教師孫心源募款增建觀音禪堂(隔年完工)供台灣人禮佛。日治大正十二年(民國十二年,西元1923)新建本堂完成,升格為曹洞宗台灣別院。

03鐘樓解說牌.jpg

日治大正五年(民國五年,西元1916)創設「私立台灣佛教中學林」,日治大正十一年(西元1922)改名「私立曹洞宗台灣中學林」並合併「私立臨濟宗鎮南中學林」、「私立國學院」。日治昭和十年(民國廿四年,西元1935)增建校舍,改制為「私立台北中學」,為今日泰北中學前身。

09入寺前.jpg

東和禪寺鐘樓的銅鐘則為日治大正九年(民國九年,西元1920)於日本京都製作,隔年運抵台北;鐘樓則在日治昭和五年(西元1930)完工。

04東和禪寺鐘樓.jpg

二次戰後,本堂相關建築被軍隊佔用,觀音禪堂改名為「東和禪寺」。民國八十二年(西元1993)台北市政府拆除台北別院、規劃「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」,而曹洞宗台北別院則另於新北市石門購地重建,為紀念道場;僅剩的觀音禪堂也改建為東和禪寺。而為了繼承曹洞宗法脈,住持源靈禪師也在民國八〇年(西元1991)至大陸祖庭天童寺(浙江省寧波市)承接法脈,法號復靈,為曹洞宗第四十八代法子。

民國八十六年(西元1997)鐘樓指定為台北市市定古蹟–「東和禪寺鐘樓」,民國一〇一年(西元2012)改名「曹洞宗大本山台灣別院鐘樓」以符合歷史緣由。(以上資料摘錄整理自東和禪寺官網及鐘樓解說牌所錄)

05-1東和禪寺鐘樓.jpg

東和禪寺的城樓式設計,帶有山門功能,屋頂為歇山簷式,城樓上懸掛銅鐘。從鐘樓正下方有圓孔,可仰望銅鐘。

05塔下仰望銅鐘.jpg

穿過鐘樓,左側有石塊鋪設小徑,通往東和禪寺。東和禪寺小山門仍帶有日本禪院風格。

06山門內景觀.jpg

門內樹下,擺設禪坐的小和尚。

07樹下禪坐小和尚.jpg

東和禪寺正面牆前,擺設了地藏菩薩及四大天王石像。

08門前四大護法.jpg

地藏菩薩的造相也帶有日本風格。

09-1地藏菩薩.jpg

進入東和禪寺前有石獅,應為創建時期所塑。

10入口前石獅.jpg

寺前右前方有小座的荷花池。

11寺前荷花池.jpg

東和禪寺為昔日所建的觀音禪堂,拜殿前左右設置專座,擺設觀世音菩薩及地藏王菩薩。

21觀音、地藏.jpg

東和禪寺前設拜殿,置主爐一座。

12東和禪寺拜殿.jpg

上方「東和禪寺」四字為二次戰後首任住持心源法師所書。

13拜殿.jpg

正殿前方設拜桌。

14正殿前.jpg

東和禪寺僅存的正殿,年代已有百年,殿門仍為木造,彩繪與窗格都十分古色古香。「東和禪寺」匾四字,筆鋒蒼勁,非常好看。

18中門.jpg

正殿左右連結兩側廂房,左右穿門上嵌有日治民治四十一年(西元1908)初建時的捐建碑。

15左側穿廊.jpg

17右側穿廊.jpg

16觀音禪堂捐建石碑.jpg

 

正殿設三神殿,為傳統常見的佛教殿堂形式。

19內殿.jpg

中央供奉釋迦牟尼佛,前方隱約可見日本真言宗的明王神像。左右兩殿分祀韋馱及伽藍菩薩。

20主殿釋迦牟尼佛.jpg

東和禪寺鐘樓就位於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旁,原本以為只剩鐘樓,穿過鐘樓後,意外發現大樓間罕見的都市禪院。

02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.jpg

Info:

地址:台北市仁愛路一段21-33

電話:(02)2351-78872393-4598

網站:http://www.dongher.org.tw/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台灣多奇廟 的頭像
    台灣多奇廟

    台灣多奇廟 Temples and Folk Religion in Taiwan

    台灣多奇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