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山大佛全名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,所以此大佛非阿彌陀佛或釋迦牟尼佛,而是彌勒佛。
樂山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,岷江、青衣江、大渡河三江交匯之處的凌雲山棲鸞峰,北有凌雲寺。因所在地屬四川中南部,古稱嘉州,所以也稱為嘉州大佛或凌雲大佛。岸邊有觀佛樓,為觀光船的啟航點。
樂山大佛的始建時間並沒有明確的文獻記載,僅記載「開元初」(唐玄宗年號開元,元年為西元713年)。最早由貴州僧人海通和尚主持修建,目的在減少當地三江交匯的水勢,因為洪訊期間經常氾濫成災。
而修建期間,因收到不少樂捐布施,而引起當地官員向海通和尚索賄,而海通和尚以「自目可剜,佛財難得」加以拒絕。但官員仍強行索賄,海通和尚便自挖一眼呈給官員,自此官員就不再索賄。
海通和尚去世後,大佛的修建工程一度停止。直到唐玄宗開元廿七年(西元739年),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,捐俸20萬錢,大佛修建再次動工。唐玄宗天寶五年(西元746年),章仇兼瓊調任戶部尚書,大佛的修建再度停止,當時大佛的修建僅自佛首至膝蓋位置,膝蓋以下尚未完成。
唐德宗貞元元年(西元785年),韋皋任西川節度使,捐俸50萬錢,大佛修建第三次開工。唐德宗貞元十九年(西元803年),樂山大佛修建完成。
自西元713年至西元803年計,大佛的修建時間長達90年。西川節度史韋皋也特別撰寫《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記》,並勒字於大佛旁的崖壁上。
當初完工的樂山大佛,臨江建有木閣保護,所以無法自江面或對岸遠望。而大佛也塗有漆料色彩、貼金箔、鑲嵌寶石。
直至北宋初年,樂山大佛已歷經歲月而損毀,原外部的木閣也已崩塌。宋仁宗時曾修復大佛與木閣,但後續朝代均未有明確修復記載。直至西元1898年,大佛座像已嚴重損毀、表面長滿青苔,木閣也不復見。
西元1914年,凌雲寺僧人對大佛進行修護;1925年時,大佛右眼眼角出現大片崩毀穴坑,鼻子和右耳也已崩塌。後有樂山地區軍閥陳洪範粗略修復,但已難見原貌,後經戰亂又受砲彈損毀。
西元1956年,樂山大佛被列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;西元1982年,樂山大佛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;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將「峨眉山—樂山大佛」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;西元1998年,樂山大佛景區管理委員會正式成立。
2002年3月,世界銀行提供貸款並進行樂山大佛的維修工程,對樂山大佛從佛首至胸部進行全面修復。2002年6月,啟動第二期修復工程,針對佛足部位岩石加固,並對江邊侵蝕底部加以修補;並從江底修築仿岩防水牆,以阻擋江水的沖刷;2002年9月2日並舉行樂山大佛1200歲生日暨二期工程竣工剪彩儀式。
樂山大佛已規劃為大片景區,臨遊船碼頭旁有許多、餐廳、小攤和美食街。
餐廳也供應朝聖者素宴。
小吃街上有在地特色小吃。水果攤多為當季水果。
街上還看見台灣已少見的手秤。
花傘、草鞋等都是當地拍照的裝飾品。
參訪樂山大佛有兩種方式,一為佛身右側山壁上修有棧道可直達大佛底部。
二為搭乘遊船自江面上觀賞大佛。
除大佛外,兩旁山壁上各鑿有1尊身披盔甲、手執戈矛的護法天王像。
從岸邊觀佛樓或遊船上亦可看見由三片山所組合、形同「臥佛」的景觀。
Info:
地點:中國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
遊船票價:人民幣70元,航程約40分鐘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