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3月,關西古姓鎮民因清理神像上方蜂巢,意外錄到不動明王神像眨眼,民眾多信為神明顯靈,眨眼畫面也經媒體曝光,吸引不少信眾登山朝拜。(自由時報 https://video.ltn.com.tw/article/xPDuGCYFyOc/PLI7xntdRxhw2a0BRmPJEY0a_9cR3MkPtx )
選擇在關西鎮中豐路二段旁、俗稱「松樹排」的山上供奉不動明王,原因是興建北二高(國道三號)高架道路時,工安意外不斷,該路段也頻頻發生交通意外事故,造成人心惶惶。於是請示於獅頭山勸化堂,表示因工程斬斷龍脈,宜供奉不動明王保佑平安。而廟址正好選在曾是刑場的上方,不動明王正是降妖伏魔的菩薩,正好鎮守此地,護佑安寧。
不動明王廟日前已闢建不動明王步道,不過仍沒有清楚指標。最佳起點為水頭伯公廟(福德祠),地址為關西鎮北斗里中豐路二段72號旁。(延伸閱讀 新竹關西鎮仁安里水頭伯公廟(福德祠) 通往不動明王廟地標 )
從水頭伯公廟左後方有步道可以上行至不動明王廟。
山腰平台上有座僅留三面牆的古老祠廟,以飛脊判斷應是神廟。
小廟內僅留有一鐵皮遮頂的石碑。
石碑上字跡已風化難辨,略可判讀「敕封」、「佳城」、「神位」,或許為「義民」碑。
從小廟開始往上,多是陡坡石階,有點辛苦,大略算過約248階。
最後一段石階已可看到不動明王廟。
登上階梯,有圍欄可眺望下方關西鎮城市景觀。
不動明王廟前有遮雨棚,棚下設天公爐;簡單的廟殿設有神座、供桌,不設廟門。
神桌下方立南無泰山不動明王菩薩香座,上方供奉不動明王神尊。
南無泰山不動明王菩薩香座前設香爐,冠上泰山二字,應有鎮煞之意。
原只安奉不動明王唐卡畫像,但山區潮濕,於是改奉木雕不動明王神像。
廟中左右兩側牆面,懸掛藏傳佛教唐卡佛像。
廟後有大樹,樹下設小龕,供奉土地神及虎爺。
小龕中神獸似是虎爺,但又似熊、似犬。
Info:
地點:新竹縣關西鎮北斗里中豐路二段72號(水頭伯公廟 福德祠)左後方松樹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