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4白馬尊王.jpg - 馬祖南竿山隴境白馬尊王廟

騶氏無諸北上中原助漢高祖擊敗項羽,封國閩越、建都東治(推論今福州屏山東南治山一帶)。無諸死後,騶郢登基為閩越王,三子騶寅善騎射,人稱「白馬三郎」。

05左龕白馬尊王.jpg - 連江縣南竿鄉山隴澳口白馬尊王廟

南宋梁克家編《三山志》〈卷八·公廨類二〉記載:「沖濟廣應靈顯孚佑王廟,鼓山之北,大乘之南,山峽間有二潭:下潭廣六丈,深不可計。距上潭五里。昔閩粵王郢第三子有勇力,射中大鱔於此潭,其長三丈。土人因為立廟,號白馬三郎。」

01白馬尊王.jpg - 搜神記

唐至五代封「龍驤侯」、「弘潤王」

後民感其英勇,立廟祀之。白馬王靈驗,特別是降雨解旱,唐朝至五代十國期間,歷有地方官吏祈雨得應,上奏加封。

《三山志》〈卷八·公廨類二〉「唐貞元十年(唐德宗,西元794),觀察使王翃旱禱得雨,崇飾廟貌。自後,太守躬禱輒應。唐大和元年(唐文宗,西元827)觀察使王仲方祈禱回,屆聖泉寺,雨已至。唐鹹通六年(唐懿宗,西元865),觀察使李瓚奏封龍驤侯。梁貞明中(後梁貞明年中),閩忠懿王(閩王王審知)奏封弘潤王。」

宋朝加封「沖濟廣應王」、增封「靈顯」、「孚佑」

北宋仁宗「慶歷六年(西元1046)六月,旱。蔡公襄齋戒,自為文禱,讀徹大雨。乃命知縣賈太沖新其祠。」北宋神宗「熙寧八年(西元1075),敕封沖濟廣應王。紹興十一年(),以張丞相浚奏,增封靈顯,仍賜廟額曰永寧。十七年秋大雨,中夜水暴出,聲聞數十裡。詰朝,有石高廣可二丈,峙廟後如堵,水左右注,庭除無恙,人異之。」「紹定五年(南宋理宗,西元1232年),李大卿駿以「靈應如響」奏,增封孚祐。」

南宋陳塏改鱔溪為善溪

南宋理宗陳塏為鄉帥,見匾上寫「鱔溪」,應是在地人誤以「鱔」為神靈,於是捨「鱔」之「魚」,正名為「善溪」。

「淳祐八年,陳侍郎塏為鄉帥。以田疇缺雨,率知閩縣師輿致禱有驗。因閱廟前華表,扁曰『鱔溪』,詢其故,則土俗疑傳以鱔為靈,不知王親殺鱔以為靈也,其可以鱔名溪乎?閩之東,舊有鱔溪,分三潭,神實居之,雨、暘,禱必應。今帥守侍郎可齋陳公以旱親謁於上潭之石壇,精忱洞徹,疑其稱謂之訛,遂舍『魚』而取諸『善』。」

白馬尊王信仰發展

清乾隆年間有戲曲《白馬尊王》,在射鱔除妖的故事裡,加上了鱔魚精為龍王之女的化身,與白馬三郎有前世姻緣,於是兩者同歸於盡後,成為神仙眷屬。亦有此說,後來白馬尊王多同祀尊王夫人,封「英德夫人」。白馬尊王信仰流傳至台灣馬祖列島,為最受崇祀的地方守護神之一。

連江縣小滄鄉七裡村白馬尊王廟祀雷將軍

而福州連江縣小滄鄉七裡村的白馬尊王廟則有猴精為患傳說,而白馬尊王為雷知將軍。傳說,七裡村一棵千年古松上的獼猴修煉成精,強佔民女為妻,後來更要村民於元宵獻童男童女,弄得民不聊生。後來有位雷知將軍,聽聞猴精為患,於是找到千年松樹;又瞭解消滅猴精必要毀其魂魄,於是用計知道魂魄交給龜蛇二神;隔日以尚方寶劍叫來地神和龜蛇二神,曉以大義,得知魂魄所藏之地,也要求龜蛇二神相助。雷將軍找到藏有魂魄小罐,奮力往火裏丟,自己卻也絆倒跌入火中,但仍緊握小罐不放,交代龜蛇二神,日後定要保護鄉裡。龜蛇二神後來化作龜山、蛇山,所騎乘白馬也站在山上死去,村民感念白馬將軍除患,而建祠奉祀。

白馬三郎閩王王審知

開閩聖王王審知,為秦國名將王翦後代,兄王潮、王審邦,排行老三,喜乘白馬,亦有「白馬三郎」稱號,故亦有廟宇尊王審知為「白馬尊王」,如馬祖莒光鄉福正境白馬尊王廟。

19開閩聖王.jpg - 竹南草店尾中港龍鳳宮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台灣多奇廟 的頭像
    台灣多奇廟

    台灣多奇廟 Temples and Folk Religion in Taiwan

    台灣多奇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