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《國家文化資產網》(https://nchdb.boch.gov.tw/assets/overview/monument/19851127000093)公告資料,馬公觀音亭為清康熙卅五年(西元1696年),澎湖遊擊薛奎所創建,主祀觀音大士。
觀音亭自創建以來,歷經過次修建。清乾隆廿九年(西元1764年)重修,清乾隆四十六年(西元1781年)通判陳銓與澎協馬蛟等官紳勸捐,撤基全修。清嘉慶十年(西元1805年)澎湖鎮副總兵王得祿等再度勸捐重修,清道光六年(西元1826年)通判蔣鏞倡議募資修建,拆除觀音亭東邊舊廂房,另建龍王祠。清光緒元年(西元1875年)貢生黃學周等鳩資重建。清光緒十年(西元1884年)法軍進侵澎湖,觀音亭被毀,次年(西元1885年)重建完成。清光緒十七年(西元1891年)澎湖總兵吳宏洛捐資修建。
甲午戰後,日治昭和二年(西元1927年)澎湖鄉紳再度重建。二次戰後民國四十六年(西元1957年)因廟宇蟻害、年久失修,鄉賢郭石頭募資修建,為今日廟貌基礎。民國九十二年(西元2003年)由政府補助修建,於民國九十五年(西元2006年)完工。
最外正面為山門,左右門進入為穿廊,穿廊左右為護廂。
觀音亭前石獅原立於澎湖廳通判衙前,日治大正十二年(西元1923年)將石獅移至觀音亭前。這兩座石獅材質不似石材雕刻,而是以糯米漿、石灰、黑糖水混合所塑,歷經數百年而不壞,是難得、罕見的文物。
進入山門後有天井,然後是前殿、拜殿及正殿。前殿安奉韋馱護髮菩薩。
前殿上懸「薄海蒙庥」匾,為清道光廿年(西元1840年)升任澎湖協水師副將詹功顯,於清道光廿一年(西元1841年)以「協建福建澎湖水師等處地方副總兵官詹功顯敬立」。
前殿前為拜殿及內殿。
拜殿前神桌上安奉三寶佛、韋馱及伽藍護法菩薩,前為彌勒菩薩。上方懸「蓮座春風」匾,為日治昭和二年(西元1927年)信眾所獻。
正殿主龕樑上懸「亦復如是」匾,為日治昭和二年(西元1927年)重建時澎湖紳商與士庶所獻。
內殿主龕安奉觀世音菩薩,前方奉祀四尊佛像。
主龕內供奉頭戴佛冠的金面觀世音菩薩。
主龕正前方為小尊金面觀音大士。
主龕前方最右側供奉地藏王菩薩。
正殿左右牆面安奉十八羅漢。
澎湖馬公觀音亭雖經多次重建及整修,但前殿、拜殿與內殿均可看到傳統的木結構樑柱與石柱,仍留有不少歷史文物。頭戴佛冠的觀音大士也呈現閩南觀音信仰的造像形式,但沒有供奉傳統信仰的神像,仍維持佛教寺廟的型態。
info:
地址:澎湖縣馬公市介壽路7號
電話:06-927-8535
FB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澎湖觀音亭管理委員會-497267083745109/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