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屏東縣車城鄉往四重溪溫泉方向,約兩公里路程,就可看到田園中有座關聖帝君巨像的廟宇─鎮安宮。鎮安宮除了以廟頂雄偉的關聖帝君塑像廣為人知,八卦型的廟宇設計也是一大特色。
統埔村的開發約在清道光年間,早年移民多在家供奉三山國王、天上聖母與福德正神。直到日治明治卅九年(清光緒卅二年,西元1906年),郭姓創建「覺悟堂」,恭請關聖帝君扶鸞教化。日治明治四十二年(清宣統元年,西元1909年)信眾倡議建廟,由關聖帝君選址奠基,為「龍趾穴」。張炎那捐地,信眾集資,並派人到水底寮學習磚瓦製作技術,並擇吉日開工。不料,張、林兩大家族因產生誤會,工程延宕,只留牆堵和廢棄的磚窯。18年後,有赴台東謀生的賴金傳奔走,整合意見,建廟工程才在日治昭和元年(民國十五年,西元1926年)順利完成。現今二樓留存有明治戊申年(西元1908年)郭德昌所獻的「浩氣參天」匾。
二次戰後民國五十二年(西元1963年),鸞務興盛,鸞生達百人,有重建之議。經恩主指示同意後,堂主、副堂主及鸞生等集合眾人出錢、出力,新廟順利完工啟用。民國七○年(西元1981年)再度倡議修建,規劃八卦型廟殿與五常園(古城會、華陽釋曹、秉燭待旦、水淹七軍、單刀赴會)。民國七十三年(西元1984年)建八卦樓,屬「秉燭待旦」,但其他庭園資源不足而延宕。民國八十七年(西元1998年)決議遷廟於八卦樓,並增建二、三樓,於民國八十八年(西元1999年)關帝聖誕安座。
從廟埕直接仰望關聖帝君聖像,聖像以鋼結構外披鋁合金,再上銅漆,以抵禦含鹽分的海風。聖像高51尺,約15.4公尺,八卦樓高四層約12公尺,所以高聳的巨神像總高約有27公尺,在平原上十分顯眼。
新建鎮安宮中門。
進入廟門後有拜庭,左右設有護廊。
拜庭前為龍堵,上石階後為八卦樓一樓正殿。
八卦型廟殿十分寬廣,一樓正殿設神殿一座。
神殿前供桌擺放酒壺與供品。
一樓正殿主祀三山國王,同祀天上聖母、濟公菩薩。
三山國王聖像。
一樓正殿前神桌供奉福德正神。
福德正神前備有香火袋供信眾迎請。
二樓為萬聖寶宮,設一神殿。
萬聖寶宮正殿安奉神明共有三層。
主龕設有二層,上層主祀關聖帝君,二層主祀三山國王。
萬聖寶宮上層主祀關聖帝君。
萬聖寶宮第二層主祀三山國王,配祀城隍、神農大帝,天上聖母。本圖為神農大帝。
萬聖寶宮主龕前神桌主祀三官大帝,配祀濟公菩薩、福德正神。三官大帝為單尊神像。
配祀之濟公菩薩腳踩蓮花。
萬聖寶宮正殿右側的壁畫,為麻姑獻壽,畫工十分細緻。
三樓為武聖殿,設神殿一座。
武聖殿主祀關聖帝君,陪祀關平太子、周倉將軍。
武聖殿左右有文太師、張天師畫像。
四樓設功德廳。
功德廳內擺設關聖帝君巨像的比例縮小版。
功德廳外可仰望關聖帝君聖像,十分莊嚴。
下到一樓後,可從左側門到龍池,黃色巨龍栩栩如生。
Info:
地址:屏東縣車城鄉統埔村統埔路54之6號
電話:(08)882-1364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