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〈客家雲〉(http://cloud.hakka.gov.tw/details?p=%2066129)資料,長祥宮源起於清乾隆年間,當時有一信士背來一尊五穀神農像,敬奉於埔頂庄(現埔頂派出所前),昔為彭進安宅,現已闢為農地。至日治明治卅五年(西元1902年)由范姜先祖捐地於現址建廟。另一記載為目前「五谷園」中范姜德所題紀念碑,其中記載清乾隆年間,由范姜先祖金喜公獻一甲五分餘地建廟。其中稱五穀爺廟,後改稱長祥宮。
歷經80年風雨,眾信士倡議修建,並推舉范姜新馮為主任委員,在各界善信與人士的捐助下,於民國六十九年(西元1980年)動工、分段興建,於民國七十二年(西元1983年)玉皇大帝入火安座。並在一旁空地闢建公園,做為附近居民或香客休憩之用。
長祥宮後方活動中心頂樓上立有神農大帝像,是新屋九斗里最顯眼的地標。
長祥宮的範圍十分寬廣,是附近居民信仰與休閒中心。
廟前建有「文化台」。
重建後的長祥宮十分華麗宏偉,三川門前立有兩尊大型石獅。
三川殿也很寬闊,擺設天公爐。
長祥宮為一口字型的建築,中央有寬大的中庭廣場,兩側廂房不設神殿。
長祥宮正殿面積也不小,前段為拜殿,後段為神龕。
正殿主龕祀神農大帝(五穀大帝),龕前神桌上左右祀關聖帝君、財神爺。
正殿主龕中的神農大帝。
主龕前神桌上還有藥籤、財神籤。
正殿左右分祀兩龕,左龕祀註生娘娘、觀音菩薩、七星法娘,龕中亦陪祀瑤池金母。
正殿右龕祀天上聖母、九天玄女及福德正神。
二樓神殿亦設三神龕,雕樑畫棟十分華麗。
二樓正殿主龕祀玉皇大帝、三官大帝。
二樓正殿左龕祀南斗星君、文昌帝君神位。
二樓正殿右龕祀北斗星君,同祀關聖帝君、關平太子、周倉將軍。
長祥宮闢建公園中也設有遊賞造景,其中有觀音像、蟠龍、天鵝的池塘。
有巨蛇像的日月湖。
林園中還有象徵七星墜地的圓形石塊,象徵此地為吉祥寶穴。
公園後方可近看神農大帝巨像。
Info:
地址:桃園市新屋區長祥路1096號
電話:(03)477-386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