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雲宮建廟緣起於清高宗乾隆卅五年(西元1770年)。時有大陸貿易船隊結伴東渡來台,其中一艘商船上供奉一尊媽祖聖像。途中突遇驚濤巨浪,忽見遠方有神燈指引,引導商船避入後龍港而能脫險。翌日商船準備繼續啟航,卻三番兩次被大浪阻擋而折返,始恍然大悟應是媽祖不願離去,想在後龍庇護黎民。於是商旅和後龍居民便開始籌建媽祖廟,在次年清乾隆卅六年(西元1771)建成,為現今後龍慈雲宮的前身。
後龍媽祖也傳誦不少護佑神蹟,例如清嘉慶年間,盜賊四起,盤據大甲溪一代的盜賊在即將侵入後龍之際,忽見一女神,以疾風奇陣而退盜賊。
另於日治時期(昭和5年,西元1930年) 6月18日清晨,忽有山洪爆發,後龍一帶危在旦夕。近郊有人見一行白鷺飛過,又見一白衣少女飄然於鐵道之上,鐵軌也隨即崩塌,崩毀的路基也讓滾滾洪流引洩而出,解除了水患。
又有癸酉之年(應為西元1933年),後龍大旱。各庄齊聚媽祖廟祈雨。數日後即雷雨交加,旱災得解。
另於乙亥年(應為西元1935年)3月19日發生大地震,當時有余姓戲班的人住在戲台內室,忽聞有人呼喊,團員皆驚醒,向外躲避,而戲台也隨後倒塌,也被視為媽祖救難神蹟。
建廟已逾二百餘年的慈雲宮雖經多次改建,但仍可見不少歷史古蹟。正殿神龕上方的「與天同功」匾,為清光緒八年時皇帝御賜。
「海陸蒙庥」匾雖不見落款,但懸於大殿之上,應也為珍貴墨寶。
清道光十六年(西元1836)的「德可配天」匾。
而境主殿內的紫檀神桌則是乾隆卅七年(西元1772)建廟時所留下,十分珍貴。
慈雲宮的一樓為正殿,主龕祀天上聖母,與一般媽祖廟比較不同的是,主龕下方設有虎爺公,而在龕前神桌下也祀有兩尊小虎爺。
而慈雲宮正殿也至少有三對的千里眼、順風耳將軍。正殿前一對,主龕前一對,神龕上也有一對。
一樓主龕旁陪祀註生娘娘、福德正神。
左廡設境主殿,陪祀有范、謝將軍。
右廡由內而外為太歲殿、文昌殿及財神殿。
二樓主祀阿彌陀佛、陪祀觀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,左殿祀孔聖先師、右殿祀關聖帝君。
三樓為凌霄寶殿,主祀玉皇大帝,陪祀三官大帝、水仙尊王;左殿祀神農大帝,右殿祀托塔天王。
後龍慈雲宮不僅是在地的信仰中心,廟口也聚集不少知名小吃,每到假日人潮洶湧,都是排隊美食。
Info:
地址:苗栗縣後龍鎮三民路120號
電話:037-722-367
官網:http://www.houlong-mazu.tw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