芎林文林閣源起於清同治末期,由當時舉人鄧兆熊在此設立教塾。清光緒二年(西元1876年)鄧兆熊再邀集地方舉人、秀才創立「文林社」,作為談論學問的場所,又有教師林學源鑑於地方社會風氣不佳,為消弭頹風、振興善良風俗,故於學堂創建廟宇,稱「文林閣」,又稱「文祠」。供奉梓潼文昌帝君、關、呂、張三聖恩主及神農先帝等諸神。因為神威顯赫,遂成地方信仰中心。因為前來祈求、解惑者眾,所以再創設「復善堂」闡教濟世,也設醫藥部為貧困者施金賑藥。民國初年,因頭前溪河道改變,文林閣所有的荒地變成良田,再將收益作為獎助貧困學子,造福地方甚多。
日治時期民國廿一年(西元1932年),舊廟改建為磚牆、琉璃瓦廟宇,廟後土地贈予芎林國小做為校舍。二次戰後民國四十二年(西元1953年)設立文林閣獎學財團,提供獎助學金、舉辦文教活動,極受推崇。民國八十年(西元1991年)文林閣東廂房突然倒塌,於次年重建,於民國八十五年(西元1996年)完工,並舉行入火安座大典。
文林閣新建為三層樓廟殿,一、二樓做為學生讀書及文教活動之用。一樓往二樓階梯中央設有大型龍堵。
廟埕入口左右種有九芎樹,九芎樹為「芎林」地名的源由,舊稱「九芎林」,後因九芎與久窮諧音,而改為「芎林」。
廟埕兩側嵌有石碑,左方為沿革誌等,右方為清光緒二年(西元1876年)及日治時期的重建碑。
二樓為文林閣文教苑,做為樂齡學習中心與藝文活動的場所。
三樓為文林閣廟殿,左右設有護廊。
左護廊前段為服務台,牆上貼有許多金榜題名的榜單。
三川殿十分寬廣,設有三座供桌,上書各殿神名。
中間拜庭以透明罩遮頂,設有供桌。
正殿設有三龕,主龕祀梓潼文昌帝君。
正殿主龕兩側掛有昭和七年(民國廿一年,西元1932)鄧逢熙、鄧賡熙獻聯。
正殿左龕祀三聖恩主:關聖帝君、孚佑帝君及司命真君。
正殿右龕祀神農先帝,是文官造型,與一般常見的頭角崢嶸造像不同。
左護廊設神龕,祀道教諸神及值年太歲神位。
右護廊設神龕,祀歷代功德主祿位。
文林閣於每年九月廿八日舉辦祀典,是最盛大的活動。一般學子敬拜文昌,也是多用蘿蔔、芹菜、包子、粽子等,取其吉祥之意。
Info:
地址:新竹縣芎林鄉文山路238號
電話:(03)592-4871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