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儀尊王、保儀大夫─「尪公」茶業守護神
聖誕:保儀尊王五月廿五日、保儀大夫五月廿九日
根據民間及廟宇的說法,保儀尊王與保儀大夫非同一尊神明,保儀尊王為張巡、保儀大夫為許遠將軍。
睢陽城太守許遠與防御史張巡為唐玄宗「安史之亂」時,死守睢陽城的名將,對於平定「安史之亂」有關鍵性的影響。因為睢陽城為江南的屏障,為兵家必爭之地。太守許遠戰情告急,求助於雍丘防御史張巡,張巡立即帶兵進入睢陽並肩作戰。張巡嫻熟兵法、善謀略,在多次對抗叛軍中以寡擊眾,太守許遠遂將指揮權交予張巡,張巡與許遠等死守了睢陽城十個月,大小戰役四百餘回,殲敵十二萬餘。後因糧盡援絕,城中的戰馬、樹皮等能吃的食物均已吃光,兩人與殘兵四百已無立再戰,終於城破被俘,壯烈犧牲。
安史之亂平定後,皇帝追封許遠為「荊州大都督」、張巡為「揚州大都督」,在河南睢陽建「雙忠廟」祭祀。
民間傳說「雙忠」死後,玉皇大帝嘉許兩人的忠勇,封為神祇,專司驅逐蟲害、保護禾苗。後有「黃巢之亂」,有移民得尊王保佑,得以安全抵達福建安溪,於是在福建安溪縣大坪建「集應廟」奉祀。宋朝時,又賜封張巡為「保儀尊王」,許遠為「保儀大夫」、張巡愛妾林夫人為「申國夫人」。
清朝乾隆年間張、高、林三姓因故鄉地窄人稠,又逢荒年,於是舉家帶著家鄉保護神「保儀尊王」渡海移台,三姓移民自淡水上岸,逐漸墾地移居至景美、木柵一帶。後因各族人繁衍,異姓之間意見分歧,遂決定各自分立廟祭祀。
三姓協議後,林姓認與林氏夫人同姓,理應帶回奉祀,後於萬隆建集應廟;後張、高兩姓以抽籤決定,張姓抽到香爐,在木柵另建集應廟﹔高姓抽到尊王神像,在現在景美國小南側竹圍建廟而後遷至現址景美路,演變成張、林、高三姓,一姓一廟之形態。
關於誰是保儀尊王、誰是保儀大夫,其實有不同的見解;所以民間所謂的「尪公」,究竟所指的是哪位神祇?其實亦無須過度辯論,較為合乎情理的說法是,兩人並列「雙忠」,「尪公」何妨視為兩者的通稱。
- Jan 14 Wed 2009 11:45
尪公:保儀尊王、保儀大夫 驅逐蟲害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