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0內殿法主公.jpg - 彰化快官法主廟

都天聖君法主公
「法主公」又稱都天御史、都天聖君、張聖公、張聖真君、張法主公等,為台灣廟宇中最常見的神祇之一,神像多為黑臉且披頭散髮,手執或肩披巨蛇,面容十分威武。法主公為道教「正一派」供奉的主要神明,台灣法師派別中的「閭山法主派」亦供奉法主公,所以法主公的信仰也被歸類於閭山派,而法主派以驅邪送煞能力高強著稱。
依考據法主公俗名張慈觀, 出生於北宋天聖二年(西元1024),為福建永泰縣人。傳說法主公少年喪父,自小學習拳腳刀劍,一日上山砍柴,遇見兩位仙翁正在下棋,桌上有顆桃子,仙翁就讓法主公吃桃,但吃了半顆覺得難以下嚥,便偷偷丟棄,後仙翁們讓法主公離開。後來,法主公路上遇到了龍樹法師,便將剛才的事說了一遍,龍樹法師嘆息道,那兩位仙翁是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,那顆桃子是三千年才熟成的仙桃,如果你吃完整顆仙桃,便能騰雲駕霧,但你只吃半顆,還需要經過潛心修練方可成就正果。
後來法主公在龍樹法師的指點下,與蕭朗瑞、章朗慶於八月十六日中午,登天梯至驪山修道,習得變幻莫測的高深法術。經數載後三人欲下山,忽見漫山火焰、江河暴漲,又見一神仙於波濤中顯化,告知,法主公可下山收妖,另兩人另有所用。於是,法主公下山除妖,途中所用的扁擔的麻繩化作兩條巨蛇,一條溜去無蹤,另一條法主公纏於脖子上,用靈符鎮住,隨即又揮舞扁擔,扁擔瞬間變成斬妖寶劍。
後來,法主公在德化縣蕉溪山石鼓岩修煉,望見石牛山有鬼魅作亂,即前往除害。他知道鬼魅化作人類欲迎娶新娘,便化作新娘模樣,讓喜轎抬入石壺洞,後法主公現身與五通鬼及群妖奮戰,五通鬼自知不敵,假裝逃去卻設陷阱擒住法主公,再用鬼火煙燻,後蕭、章二人趕到,救出法主公,三人力戰群妖,收服了五通鬼並納為護壇將軍,當地居民也感念三人除妖,建石壺寺紀念。
所以,法主公並非專指張法主公,亦為三位聖君的統稱,但民間仍多指張慈觀張法主。也因為相傳三位法主公斬妖除魔、神通廣大,所以福建永春安溪一帶的居民多所崇敬奉祀。
而台灣的茶商早年自安溪帶來法主公敬祀,因為茶葉最怕蟲害、疫病,而法主公除疫、鎮煞法力十分高強,所以台灣許多茶商也供奉法主公。

台灣習俗在法主公的誕辰或祭日舉行盛大的廟會,稱為「大龜會」。廟方會準備麵製的紅龜及糯米製的紅龜粿,讓信眾們向神祈求好運,稱為「乞龜」。乞龜者必須還願,如果沒去還願,廟方會將他們的名字寫在紅紙上貼上廟牆,戲稱「龜上壁」或「壁上龜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台灣多奇廟 的頭像
    台灣多奇廟

    台灣多奇廟 Temples and Folk Religion in Taiwan

    台灣多奇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